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副主席阎德文教授赴深圳恒生医院调研1型糖尿病治疗

2025年3月22 深圳讯近日,深圳恒生医院慢性病整合医学中心在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广泛赢得了内分泌学界、患者家庭、新闻媒体广泛关注。

3月17日,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副主席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学科带头人,“三名工程”内分泌首席专家深圳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前主任阎德文教授一行莅临深圳恒生医院慢性病整合医学中心及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考察指导。此次访问聚焦整合医学创新模式与糖尿病自然疗法的前沿进展,并就内分泌科主任安赤颖团队在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领域的阶段性前瞻成果进行深度交流,为糖尿病无差别缓解的精准化、个性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jpg

整合医学赋能慢性病管理 阎德文教授高度肯定创新模式
作为深圳市医防融合代谢性疾病项目组组长,阎德文教授重点考察了恒生医院慢性病整合医学中心的运行机制。该中心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聚力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及全程健康管理,覆盖内分泌代谢、心血管、营养心理等领域,为患者提供“评估-干预-追踪”闭环式诊疗服务。阎教授称赞其“以患者为核心的最佳中西医结合的整合医学模式,代表了慢性病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2.jpg

聚焦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 安赤颖主任团队成果引关注
座谈会上,深圳恒生医院内分泌科安赤颖主任作18例1型糖尿病干预情况专题汇报安赤颖主任详细介绍了中心运用正分子医学、功能医学、免疫调节及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手段对18名1型患者整合医学阶段性干预成果

2024年6月以来,安赤颖团队共干预18名1型患者,成功让8名患者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调节正常化,首例患者停用胰岛素长达10个月,空腹C肽从0.21ng/ml升到0.72ng/ml,抗胰岛素抗体转阴。其余10名患者胰岛素减量,达到1型糖尿病缓解(PR)IDAA1C小于9的国际金标准。

3.jpg

安赤颖团队以“精准病因分析”为前提,结合基因检测功能医学检测,从肠道-免疫-胰腺轴入手通过整合医学干预,1型糖尿病功能治愈从梦想走进现实。

阎德文教授对此表示:1型糖尿病发病早,预后差,并发症多,临床治疗即使能够诱导1型糖尿病患者进入蜜月期,并最大程度延长蜜月期也具有很大价值,安赤颖主任团队从肠道免疫入手探索路径极富创新价值,希望安赤颖团队对首例患者再经过3个月临床观察期,让缓解与蜜月期区别更明显后,在国际上发表科研论文,进一步深化与推广。

肠道免疫机制研究突破 青年学者展现国际视野
海外学成归国的人类营养学硕士陈宇恩研究员以《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免疫调节:1型糖尿病死结的新路径》为题进行专题汇报。结合全球研究趋势,剖析了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变异及肠渗漏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与1型糖尿病发展的强关联性,并提出“靶向肠道微生态修复+黏膜免疫调控”双路径干预策略。此外,陈宇恩还介绍了团队基于该方向的SCI科研论文推动计划,通过建立1型糖尿病肠道生物标志物模型,力争在国际SCI期刊发表突破性成果,赋能临床医学转化。

4.jpg

糖尿病自然疗法成焦点 共商代谢疾病诊疗革新
阎德文教授在参观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时,深入了解其通过营养干预、运动处方、压力管理及中医调养等非药物手段修复代谢内环境的实践成果。中心独创的5R肠道修复、6C糖尿病逆转理论与个性化逆转方案,为我国糖尿病缓解治疗提供了实证参考。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免疫阻断、胰岛功能重塑、炎症靶点调控功能性治愈、结构性治愈等前沿议题展开学术碰撞,并达成代谢疾病科研协作意向。

阎德文教授指出:深圳恒生医院在整合医学与自然疗法的探索跨越了单纯血糖控制的局限,直击疾病根源,这为糖尿病诊疗从‘对症管理’迈向‘病因逆转’打开了新思路。”此次交流不仅深化了双方在代谢疾病领域的合作共识,更彰显了深圳医疗界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的先锋力量。

未来,深圳恒生医院将依托整合医学中心平台,持续推动糖尿病诊疗技术创新,助力“健康中国2030”慢性病防控目标加速实现。

上一篇: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深圳整合医学团队公布3月干预数据
下一篇:百年破局:从胰岛素到整合医学,中国领航1型糖尿病治愈之路
全国咨询热线:400-900-1769

深圳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田路20号恒生医院医技楼5楼
糖尿病逆转暨慢性病管理中心

香港地址: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4号华文中心A座9楼917室

咨询电话:4009001769 / 17748693999

扫码关注微信号